做田野考古,探文明遗迹(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4-12-16 05:20:12 来源: sp20241216

  王巍(左二)在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发掘现场。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王巍,1954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他带领团队发掘偃师商代早期都城、陕西周原扶风西周宗庙遗址等,3次获得“田野考古奖”;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负责人,主编的图书《中国考古学百年史》获得“世界考古论坛奖·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奖”。

 

  “我不是农民,却常工作在田垄;我不是地质学家,却经常翻山越岭……”从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开始,王巍从事考古工作已经40余年,这首由王巍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我是中国考古人》,是他考古生涯的真实写照。

  参与发掘4座中国古代都城遗址

  1978年至1982年,王巍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其间两次到河北蔚县进行考古调查实习。“一天的伙食也就是两三毛钱。同学们两人一组,背着挂面和固体酱油,住到哪里就借个锅煮挂面,用酱油拌着吃。”他说,正是这段实习经历让自己树立了“到田野去”的信念。“不做沙发‘考古学家’,是我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感悟。”他笑着说。

  大学毕业后,王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3年,他参与发掘的第一个遗址是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和贵族墓地。之后,他被派到日本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留学,于1995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主持发掘偃师商代早期都城、陕西周原扶风西周宗庙遗址、安阳殷墟商代青铜器作坊和居住区。他参与发掘了4座中国古代都城遗址。

  “考古发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空旷的荒野中遇到恶劣的天气,考古队员们都没有可以遮蔽的地方。”王巍说,酷暑时节,要顶着烈日蹲在不透风的探方内,小心翼翼地清理珍贵的遗迹,稍有不慎便可能破坏遗迹的某个细节;寒冬腊月,则要在刺骨的寒风中慢慢清理泥土。

  除了自然条件的考验外,王巍和考古队员们还要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如何找到正确的发掘点。相较于整个城址,考古队所能发掘的面积只是“九牛一毛”。如何找到关键点,非常考验考古工作者的能力。王巍带领团队进行细致勘探,了解城址布局,多次灵活调整发掘方案,选择重要地区进行试掘。“考古发掘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修正的过程。”王巍说。

  考古工作常常很长一段时间都看不到进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王巍没有放弃,而是一遍遍地重复勘测、试掘和调整。他说:“考古第一要守住寂寞,第二要沉下心,第三要动脑子。”

  用自己的脚步去感受文明的绵远悠长,王巍3次获得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田野考古奖”。

  近10年间3次带领中国考古队“走出去”

  2000年起,王巍开始关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由王巍等考古学者领衔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个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研究人文学科重大问题的工程。王巍说:“之前很多对中华文明的研究是孤立的,研究成果很难串联起来。我们致力于把这些分散的研究整合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多学科的整体工程。”在王巍等专家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共同设置方案、同步开展工作,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保证了研究的连贯性和成果的完整性。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也在形成过程中与域外其他古老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王巍说:“研究中华文明,也需要梳理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过程。做好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研究,进而更好地阐释中华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和风格特点。”2012年至2020年间,王巍率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洪都拉斯玛雅文明都城科潘高级贵族墓地、古埃及战神神庙等遗址参与发掘。

  在乌兹别克斯坦,王巍和考古团队不仅适应了异国他乡的新环境,还展现了中国考古团队的扎实功底。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王巍和团队既采用钻探、层位发掘、三维模型等先进考古方法和技术,又使用洛阳铲等中国考古工具,各种方式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发掘的精度和效率。“丰富的发掘成果、独特的发掘经验让很多国外同行刮目相看。”王巍说。

  谈到3次“走出去”的经历,王巍说:“我们在参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时,也要向他们介绍我们的中国文化。”他坚持推动我国考古事业国际化——既要大胆“引进来”,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考古理念和方法,又要“走出去”,把我国先进的技术和发掘经验传播出去。

  向更多人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

  有人说,王巍是考古界的“音乐课代表”,王巍参与创作《我是中国考古人》《考古队员之歌》等歌曲,用音乐传递考古知识,唱响考古人的家国情怀。王巍说:“希望自己的歌曲能够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保持自豪感和责任感。”

  2023年12月末,王巍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三星堆文化大使”。作为专家咨询组组长,王巍多次来到三星堆,并对考古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王巍在直播中与网友共同见证了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出土的场景。“我们此前从未见过这样的文物形态。”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他为网友直播导览,细致地描述文物花纹、颜色。网友提问非常热情,他贴心地让工作人员打开弹幕功能,一一回复网友们的问题。王巍还不忘提醒屏幕前的网友:“看到这些文物时,不要忘记它们是从大量的残片当中一点一点粘对、一点一点拼接修复而成的……”

  近年来,王巍更多是以一个“讲述者”的身份去向更多人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不管是考古综艺节目、纪录片,还是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讲座,他都积极参与。编排考古节目,开设考古公开课,创建中华文明主题乐园,把最新考古成果编写进教材……王巍对考古文化大众化有着很多设想。

  (汪馨媛参与采写)  

 

  记者手记

  多年坚守  热爱依旧

  潜心考古事业四十余载,王巍对考古热爱依旧。在王巍看来,“考古是充满希望的事业。亲手挖掘出一件陶器、一件文物,带来的成就感是振奋人心的。”

  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视、社会的进步。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奋楫争先、接力前行,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才得以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王巍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滋养和智力支持。”只有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时代的发展,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8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