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6:34:09 来源: sp20241223
在公园、广场散步,就能“偶遇”一场盛大的歌舞表演;花费几十元,就能走进大剧院观看国家一流院团演绎中外戏剧经典;步入音乐厅,就能让耳朵在民乐、交响乐、爵士乐的包围中“漫游世界”……
为期一个月的第三届珠海艺术节日前落下帷幕。自2021年起,珠海艺术节已走过三载,越来越丰富的文艺节目、持续加强的惠民力度,让它成为珠海的一张新名片,吸引着人们在每年秋冬之交赶赴一场文艺盛会。
多样文艺节目
观众热情高涨
年轻人从珠海的高铁站或机场一出来,就拉着行李箱直奔大剧院。这是今年10月珠海艺术节开幕后的常见现象。
“第一届有《杜甫》,第二届有《只此青绿》,今年有《红楼梦》和《孔子》,每年都有‘爆款’舞剧在珠海艺术节上演。”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总经理梁涛介绍,今年有许多外省市的观众“跨城追演出”,尤其年轻观众热情高涨。
“开票当天就全场次售罄,让我们感受到了珠海市民对艺术的热情。”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剧中贾宝玉的扮演者黎星表示,“我们希望呈现极致的中国传统美学,通过高品质的文化艺术为城市注入活力,这也与珠海艺术节的理念不谋而合。”
从舞剧《红楼梦》《孔子》,到原创音乐剧《哈姆雷特》;从芭蕾舞剧《天鹅湖》《堂吉诃德》,到越剧《西厢记》、京剧《穆桂英挂帅》;从《四大名著》民族管弦音乐会到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诸多中外经典名剧、名曲登上珠海舞台,为观众奉上视听盛宴。
“珠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它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梁涛表示,珠海艺术节涵盖的艺术门类越来越丰富、参演院团越来越多元,受众面也一届比一届更广,“从十几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演出。”
珠澳共创共演
艺界越走越亲
2021年底,珠海原创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在澳门演出,拉开了珠海澳门“文化走亲”交流的序幕。两年来,依托珠海艺术节、“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珠澳两地形成了共创共演、互送文艺精品的生动局面。
《我的母亲我的河》《莲成一家》《共创世纪》等一系列粤澳合作歌曲登上珠澳原创音乐会的舞台,珠海民族管弦乐团、澳门中乐团联袂献艺,两地音乐家“越走越亲”;“濠江侧畔·光影之美”珠澳摄影作品展,澳门舞台剧《蝶恋·梁祝》、话剧《二月廿九》纷纷进驻珠海艺术节展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开幕当日,由珠海与澳门合作创排的首部舞台艺术作品《无声的功勋》上演,这部现代粤剧改编自红色医生柯麟潜伏澳门、为澳门底层社会谋求福祉的故事。
“与前两届艺术节相比,这届艺术节内容更丰富、更国际化了。”来自澳门的蔡女士告诉记者,随着“澳车北上”的实施,她和家人开车来珠海十分便利,现在澳门观众来珠海看演出、看展览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加强交流交往
激发本土创作
作为文化艺术交流交往的平台,艺术节激发了珠海本土文艺的蓬勃创作力,多部原创优秀作品如粤剧《南粤破晓》《唐涤生》、话剧《龙腾伶仃洋》、民族歌剧《侨批》等先后登上艺术节舞台,受到观众热捧,其中《龙腾伶仃洋》还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
“看了你们的戏,我才知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多么可爱、多么浪漫”——这句观众评语,让珠海话剧团团长徐经纬记忆深刻,因为这正是《龙腾伶仃洋》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内容。“我们收到很多积极反馈,这激励着我们继续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继续挖掘大湾区的人和事。”徐经纬说。
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团长刘牧说:“在这次艺术节上,有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出,而能与西方交响乐相媲美的,就是我们中国的民乐。一座有音乐厅、有自己乐团的城市是令人向往和期待的,未来我们还会带着作品‘走出去’,让世界看到大湾区的风采、岭南文化的绚丽。”
珠海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培育和打造了珠海艺术节这场“珠字头”的艺术盛会。“三年来,秉持‘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珠海艺术节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发展。”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表示,“我们以珠海艺术节为锚点,以高品质文化供给与市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让更多的市民群众有机会走进‘艺术朋友圈’,让整座城市成为开放的艺术空间。”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唐一歌)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