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钟鼓楼

发布时间:2024-12-21 11:45:46 来源: sp20241221

  冬日微雪,我又来到故宫。

  穿过红墙黄瓦,行走于气势恢宏的昔日皇家庭院,我踏进了奉先殿里的钟表馆。这是一座属于时间的宫殿,各式古董钟表泛着时间积淀下的光泽。钟表设计师的巧思,能工巧匠的手艺,让人惊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钟表馆是我从小就喜欢逛的地方。对我来说,这里到处都是时间的故事。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通体金色,大象披着镶满宝石的毯子,金盔金甲的士兵体型不大,却个个神采奕奕。到了整点,战车就会鼓乐齐鸣,大象迈步前行,士兵们也有序忙碌起来,击鼓、吹号、舞旗,栩栩如生。

  铜人写字钟最让人好奇。一位洋装书生端坐在钟楼里,凝神伏案,在小小的条幅上书写起两排工整的字。他还会跟着笔画的方向摇头晃脑,真是生动极了。

  我最喜欢彩绘楼阁祝寿钟。这是清乾隆时期造办处的代表作,古色古香的二层中式小楼,雕梁画栋。二楼站着报时人偶,一楼表盘左右则是两个神话小剧场。左边“海屋添筹”,山峦重叠,海浪起伏,近处那精致到可立于指尖的仙人,正站在云端,让海中升起楼阁;右边“八仙献寿”,山石园林中,苍松翠柏下,八位仙人飘然而至,给老寿星献礼。

  这些几百年前制造的钟表,有的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有的是中国宫廷御用工匠的作品。漫步钟表馆,听着滴滴答答的钟表声,眼中是经历岁月打磨的艺术品,我不仅触摸到时间流动的质感,也感到东西文化艺术的交汇与融合。

  钟表馆把记录时间的钟表,变成熔铸文化与历史的艺术品、收藏品,凝结成时间长河中的一抹印记,这与故宫的高大巍峨、古风雅韵相得益彰。我禁不住感叹:北京的时间有着巧夺天工的精美,有着贯通中西的广度,也有纵横历史的恢宏气派。

  城市与时间交融的方式不止一种,每一种都会让人动心、动情,难以忘怀。

  沿着中轴线向北,走入地安门外大街,那里的人间烟火,会让人感受到北京的时间刻度中的另一种呼吸、另一种脉动。

  北京的中轴线从钟鼓楼出发,胡同里北京的时间由钟鼓楼奏响。

  这一带现在可是个热闹的地方!各色店铺装点着胡同,透出红红火火的人气。开在胡同里的小店,与开在高楼大厦里的商铺带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它们像是自己邻家的买卖,亲切可爱。铺面不算大,灯光温暖,随意逛逛,和铺里店员闲聊两句,心情也随着轻快。

  我喜欢在那些胡同里遛弯儿。灰墙灰瓦大槐树,小店总藏在胡同深处,大都是杂货铺,什么都卖,零食玩具,日用百货,瓷罐的酸奶,橙汁汽水,让嘴巴和心里都甜美起来。在胡同里边走边吃,抬头就能看见古朴的钟鼓楼。

  钟楼由淡褐色砖石搭建而成,黑色的屋顶,绿色镶边,肃穆淡雅。其中的大钟,雄浑庄重。铜钟铸于明朝永乐年间,纹样精美,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登上钟楼,仰望巨钟,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震耳轰鸣;闭眼想象,仿佛还能看到永乐年间繁盛的街景。

  鼓楼则是红墙绿瓦,廊檐下满是精致的彩绘。夜色中,鼓楼披上金红色的“灯光披风”,仿佛深藏繁华市井中的古老宫殿,耳边又响起那清脆响亮的鼓声,明朗璀璨。

  钟楼和鼓楼,两座建筑物相守相望,像一对穿越时光之旅的老友,默默记录属于北京的时间,守护着生气勃勃的胡同。

  我登上鼓楼,向南望去。左边是鼓楼东大街,小铺子里热腾腾的炒肝儿、档口里泛着金光的冰糖葫芦,这些我童年就爱的小吃一直都在,就是这个味儿!右边是什刹海和银锭桥,湖上的冰场又开了,红绿牌坊掩映之间,人们兴致盎然地在银白色冰面上滑冰、玩冰车,欢声笑语不断。

  鼓楼的二层放置一面老鼓。这件传承自古代的旧物鼓面已破、鼓身伤痕累累,记录着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与曲折故事。在它旁边,还有二十五面新鼓,其中的二十四面代表着二十四个节气,剩余一面主鼓则代表着一整年。

  古人对时光的解读实在浪漫,为一年中的节气变化都取了名字。从立春、雨水的万物萌动、草芽初发,到小寒、大寒的天凝地闭、落雪满城,二十四个节气里有时间,有万物,有人生。在鼓楼里,每敲醒一面鼓,就有一段美丽的时节应声而响。“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两遍敲下来,总共是一百零八下: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再加上十二个月份,刚好一百零八下,一下不落,一段日子也不错过。咚咚锵锵,这是中国人吟诵的一首关于时间的诗。

  时辰到了,击鼓表演开始了!穿着白布衫、扎着红腰带的汉子排成一排,按照老规矩敲起鼓来。有节奏的鼓声沿着廊檐传了出去,人们仿佛在这一刻穿越了古今,乘着鼓声游历于时光之上。

  鼓楼里还有古代计时器展。这也是一座关于时间的小型博物馆,圭表、日晷、漏刻、时辰香……时间在这里有了声音,有了形状,有了香气。

  我也置身于钟鼓楼的往昔时光。一更,夜幕初临,先击鼓,再撞钟,提醒城门关闭,人们回房安寝;五更,晨露初降,钟声与鼓声提醒守卫打开城门,恢复交通。待到天边露白,日光熹微,街面上渐渐有了行人,直至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北京这座古城真正醒来了!那时候,在这里生息劳作的百姓们,就靠这暮鼓晨钟记录天光的流逝。

  千百年东升西落,云卷云舒,世事沧桑巨变,钟鼓楼巍然挺立,见证着老北京城的悠悠历史。

  等到纯白落满人间,一床雪做的被子轻轻柔柔地盖过中轴线,将钟鼓楼和周边的小胡同、四合院融融地团在一起,满目山河,落花风雨。待到雪将化未化的时候,住在这附近的居民便会三五成群地走出来,在钟鼓楼广场晒晒太阳,踢踢毽子,或是牵着心爱的人,走过街边的小店铺,赏街景,聊心事。直至天边夕阳那火红里淌出一点金色,温温柔柔的余晖投在你身上,催促你快些返家。

  在北京这样一座快节奏、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里,有这样一个地方,能让人悠悠漫步,真是美妙!

  每当白日将尽,倦鸟归林之际,仿佛总有穿越百年的钟鼓声在耳畔响起。钟鼓声温润而平和,就像那首歌所唱的:“一座城听你召唤,晨起,日作,夜眠,春秋冬与夏,沧海几千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3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