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1:47:10 来源: sp20241201
“这个假期,人们外出旅游的意愿变强了,可供选择的航班变多了,各大机场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家住北京的孙昭带着父母和孩子,开启了一场难忘的云贵之旅,机场人山人海的景象,令他印象十分深刻。
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从9月29日到10月6日共8天),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708.2万人次,日均运输旅客213.5万人次,比2019年国庆假期(日均189.7万人次)增长12.6%,比2022年国庆假期(日均72.4万人次)增长194.9%。
具体来看,假期期间,全国实际飞行航班134321班,日均保障航班16790班,日均航班量较2019年国庆假期增长2.58%,较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109.46%;航班正常率94.58%,较2019年国庆假期提高1.65%,较2022年国庆假期下降3.38%。
机场方面,双节期间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客流完全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高峰日客流量超过34万人次。海南机场旗下海口、三亚、琼海岛内三家机场,“双节”期间日均旅客量均创历年国庆假期新高。3家机场期间完成的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同比2022年分别增超1.4倍和2.5倍,同比2019年均增超20%。
航空出行需求明显增加
针对出行数据的大幅提升情况,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分析表示:“3年新冠疫情后,供给侧重启需要时间,但旅客需求已经爆发。行业只能一边加紧恢复,一边支撑服务,不断完善细节。可以看到,在年初时,酒店价格猛涨;‘五一’假期前,高铁一票难求。显然过往购票时‘捡漏’的经验,在供小于求的市场不再奏效。”
“时至‘双节’,高铁车次增加,节前捡漏机票重现,小众目的地重回视野……种种数据表明,旅游市场正逐步恢复正常。”肖鹏对记者说,去哪儿数据显示,这个假期飞往辽宁丹东、广西河池、浙江舟山、江西景德镇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长三成以上;飞往吉林白城、浙江衢州、四川巴中、四川甘孜等机场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长一倍以上。
在国内游强势向上的同时,作为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后的首个长假期,中秋国庆期间,出境游迎来井喷式增长,人们出行的需求和意愿非常强烈。
携程的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8倍多。从“十一”机票预订数据来看,90后群体仍是出境旅客中的“主力军”,占比近三成;00后增速最快,占比已和80后相当,达到22%。热门机票目的地仍集中在港澳地区及亚洲国家;相较“五一”假期期间,跨洲长线国家如瑞士、西班牙、土耳其、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旅客增长速度最快。
“目前每周实际执行的国际客运航班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52%,客运航班通航国家数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近90%。”在9月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靳军号介绍,至英国、意大利、马尔代夫等14个国家的航班量已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
事实上,为推动国际航班有序恢复,今年以来,中国民航局成立工作专班,加大内外协同,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航空公司运营,实施暂停一二类机场中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班起降费收费标准上浮10%的政策,降低航空公司新开航班成本。
“民航局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加大运力投入,积极恢复国际航班。”靳军号对记者说,尤其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情况,明显优于中国国际航线总体水平。当前“空中丝绸之路”旅客运输量占中国国际航空市场比重持续提升,达到71%,较2019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领跑国际航空市场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航业快速复苏的背后,各大航司和机场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全力保障航班的平稳有序运行。为满足假期旅客出行需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提前部署,9月28日至10月8日投入航班超1.8万班次。
国航宣传部负责人透露,结合市场需求,国航重点增加了西部-华南、北方-华南、北方-西部等假期效应明显区域的运力投入。其中,对新疆、西藏、云南、贵州以及海南等热点地区航线,通过增班及改大机型等方式进行集中增投,同时精准匹配市场流向特点,在基地间主干线保持一定投入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探亲返乡航线增加投入规模,适需安排阶段增班。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及旗下上航、中国联合航空、一二三航空执行航班3.57万班次,日均2981班次。在此期间,东航及旗下航司运力投入达95.4亿座公里,同比2019年增幅约20.23%;其中国内航班约3.2万班次,投放运力达72.73亿座公里,为2019年同期的130%。
记者了解到,根据订座趋势,东航积极加大节日期间运力投放,优化航线网络编排,计划加班124班次,加密上海虹桥-呼和浩特、上海浦东-锦州、上海虹桥-贵阳、上海浦东-齐齐哈尔、上海浦东-延吉、合肥-桂林、合肥-青岛等航线。
东航还对热门航线进行了机型“小换大”,从单通道窄体机调换为运能更大的宽体机执行,换大机型航班达到969班。上海往返东北地区、郑州、武汉、贵阳、西安、银川、昆明、三亚、赣州等地,北京大兴往返海口、三亚、重庆、成都、敦煌、乌鲁木齐等地的国内航班,以及飞往港澳台的地区航班和飞往部分亚太周边航点的国际航班,均根据客流情况安排了换大机型。
“中秋、国庆双节叠加,旅客出行人次保持高位增长。”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南航集团(含厦航)在9月27日至10月8日期间,有近3000个加班航班(往返按两班计)保障旅客假期顺利出行。
国内方面,南航每天执行2200个班次,聚焦旅游、探亲及返乡需求,主要增班广州至武汉、海口、青岛、贵阳,深圳至兰州、西安、哈尔滨,北京大兴至海口、成都、桂林等航线。
国际及地区方面,为保障旅客国际出行需求,南航主要在广州、深圳至东南亚,国内东北区域及中部城市至日韩等航线安排增班,双节期间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约2000班次。
旅游消费市场热度高涨
出行旅客的持续增加,也助力了各大航司的盈利。前不久,7家国内上市航空公司分别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单季盈利总额达176.4亿元,这也是新冠疫情后七大航首次集体扭亏。
三大航中,国航第三季度净利润最高,为42.42亿元;南航第三季度净利润与中国国航相差不大,为41.95亿元;东航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6.42亿元。
中国航协近日也披露,1月至9月国内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96.4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371.2亿元,14家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暑运旺季结束、油价上涨的背景下,仍有多家航空公司实现盈利,这样的财报表明,民航业已经基本走出疫情的阴霾,进入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在机场方面,双节假期期间,为服务广大旅客顺畅出行,郑州机场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服务,特别是加强对全家出游、老人、儿童、行动不便的旅客服务。8天时间内,为确保300余名轮椅旅客能够在佳节之际畅行远方,郑州机场提供从舱门口到城际铁路入站口双向“一站式”专人引导服务;针对无陪儿童推出“无陪儿童随心行”暖心服务,与各航空公司携手,在没有家人陪同下,将200多名儿童安全快速地送往远方亲人的身边。
为应对客流高峰,哈尔滨机场在假期期间加强一线保障力量,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实行全方位开放,缩短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同时,在旅客值机、安检、登机等服务环节加强服务引导,推出便民服务举措,为首乘及特殊旅客设置“一站式”爱心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优先为首乘旅客、无陪老年人、儿童等提供全程陪护服务。
北京大兴机场在节日期间,一方面,多种交通保障措施齐发力,地铁大兴机场线(机场-市区方向)协同市内地铁延时,机场巴士房山线、通州线增加发车班次。同时,大兴机场充分协调储备出租车、网约车运力。
另一方面,大兴机场在航站楼入口、问讯柜台、人工值机柜台、指廊入口均放置了“爱心服务自助箱”,配有“爱心手环”和“使用手卡”。着急赶飞机的旅客也可以领取绿色急客手环,工作人员识别后会联动各相关岗位。
在独立分析师徐宏看来,中秋、国庆组成的8天“超级黄金周”,让旅游消费市场热度空前高涨。国内探亲团圆、文化休闲和旅游度假需求集中释放,各地航班销售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徐宏认为,旅游市场复苏是民航旅客量恢复的最重要因素。各地文旅部门大力促进旅游与演艺、体育等领域融合,创新旅游产品,有效激发了旅行意愿,这无疑拉动了航空客运市场恢复。
当前国内民航服务集中在省会等枢纽城市,三四线城市航空需求还有待得到有效满足。徐宏建议,民航业不妨持续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打造通程航班品牌,提高中转衔接效率,优化网络辐射能力。
这种模式能够让国内主要城市高效畅通、偏远地区城市有效连通,不断开拓市场新空间。只有更好地推进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扩大国内航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行业恢复动力。
“可以预期,利好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国内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出境游、入境游业务的发展。在国内旅游加快复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之后,随着国际航班恢复和签证政策优化,中国游客消费热情将向出境游延伸,中国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来华。”徐宏对记者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