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2:17:49 来源: sp20250102
【光明论坛】
作者:李慈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日前,《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制约广州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土地、融资、用人等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法治保障。上海也于近日启动开展“上海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围绕20条服务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集中开展针对性强的政策宣讲、银企对接等活动,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实践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属于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强化金融支持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和活力。
我国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等多项政策,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牵引。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各地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探索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速21.1%,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中小微企业融资51.2万笔,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各地金融机构持续积极探索拓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多元路径,如针对小微企业发放免息券、折扣券,制定优化授信方案,提供“无还本续贷”专项服务,减轻民营企业倒贷、续贷的资金压力,有效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民营企业的规模与类型差异较大,不同发展时期的融资诉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探索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措施。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已结合民营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从客户准入、授信额度、担保方式等方面入手,推出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加强对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要立足民营企业的行业特点与发展规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类型,提高金融支持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程度,更好支持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
当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资产信用等方面并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一些金融机构着力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与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与个体工商户的精准对接,立足个体工商户“小、急、频”的用款特点,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办理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民营企业的资产具有流动差、种类多、估值难的特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是盘活民营企业资产的关键措施。有的地方银行针对科创类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综合判断知识产权质量、科研人员组成、科创成果获奖情况等因素,积极探索价值评估的新模式,全面评价民营企业的资产状况,鼓励民营企业采用专利权、著作权等核心知识产权进行质押担保,以此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不同发展周期的民营企业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实践中,一些地方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围绕研发、交易、结算等方面,为客户制定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方案,不仅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利率波动风险。金融机构要理顺金融服务机制,以客户为核心,全面分析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与需求,根据其在融资结算、企业转型等方面的诉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加强金融支持的个性化与定制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与便利化水平。让“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更多落到实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为实现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2日 02版)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