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三河间” 青海海东花带“流量”农户忙

发布时间:2024-11-24 11:31:07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西宁4月22日电 题:春至“三河间”青海海东花带“流量”农户忙

  作者 李隽

  眼下,黄河岸畔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漫山遍野的花朵在一场春雨后怒放。

  在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桃花源景区,千亩桃花竞相吐蕊,前来踏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图为游客在桃花源景区拍照留影。李隽摄

  地处甘青两省交界下川口村,气候温和,盛产瓜果,是青海省春天最早“光顾”的地方之一,这里种植桃树的历史有300多年。

  “这两天人越来越多,每天得在园子里守着,我就做些馍馍在这里卖,一天能挣点零花钱。采摘期也会来不少游客,桃子销路不发愁,每年能挣4万元左右。”下川口村村民包永红种桃已经有20多年,随着近几年看花的人越来越多,她就跟村里的其他农户一样,展示自己的“手艺”,在桃园边支起个馍馍摊。

  放眼望去,景区的硬化路两边摆满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和电动娱乐设施,吆喝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马场垣乡副乡长马秀芳介绍,下川口村种植桃树、梨树等2500余亩,每年春季赏花、夏季摘桃、秋季摘果三季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民众每年预计收益达200万元。桃花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盛产的鲜桃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摇钱树”。

  民和县所在的青海省海东市素有“青藏门户”之称,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史称“三河间”“河湟间”。在青海,春天的脚步率先“登陆”海东市,如此,海东成了青海民众踏春赏花的聚集地。

图为游客在梨园中拍照。李隽摄

  在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下寨村,村道两旁的梨树开满白色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慕名而来赏花的游客漫步在花的海洋,驻足拍照赏花,品当地小吃。

  村民管全中在自家的梨园里开起了农家乐,迎接着一桌又一桌赏花休息的游客,忙得不亦乐乎:“这两年村里的梨花渐渐有了名气,我这个小农家院在梨花盛开的这几天来的客人特别多,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准备食材。”

  管全中介绍,他的农家乐在每年春季赏花时迎来高峰,每月能有5万元的收入,他也能为来务工的8个村民发放至少3000元每月的工资。

  从4月开始,海东市各区县杏花、桃花、梨花竞相绽放。该市化隆县群科镇安达其哈村的杏花节、循化县的“高原江南春来早”文旅系列活动,以及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已经迎来了各地游客来了解河湟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

图为游客在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喂鸽子。李隽摄

  “这个季节最适宜自驾游,去‘拉面之乡’化隆县品尝热气腾腾的拉面,在扎碾公路打卡拍照,再到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刮个碗子,听听河湟小调。”来自甘肃兰州的游客邱晓红说。

  从人气“流量”到持续“留量”,青海省海东市不断创新文旅场景,做好“旅游+”“+旅游”文章,让随意性和特意性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该市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加快形成以互助土族故土园、喇家遗址、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河湟文化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等重点景区为节点的“古韵河湟文化旅游带”,提升“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古韵河湟·万象海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春已至,夏不远。为有效应对客流高峰和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海东市不断强化旅游行业监管,扎实开展文物安全、文化市场整治、旅游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持续提升旅游舒适度和游客满意度,努力做到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愿意再来”。(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