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降准”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4-11-22 05:36:35 来源: sp20241122

  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并表示接下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那么,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和经济运行情况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来看记者对业内人士的采访。

  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要按照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将部分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也就是说,老百姓存入商业银行100元钱,商业银行至多可以用93元去发放贷款和展开其他业务。客户需提取存款或银行需要清算时,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存款准备金。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中央银行会综合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带来货币供应量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带来货币供应量减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结合我国现在的通胀水平来看,目前为央行实施降准提供了空间。”

  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会因此提高。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称:“降准会使得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减少,这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绝大多数规范经营的银行会将更多的可贷资金投入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当中,这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益处的,银行也因此能够获得更多利息收入。”

  专家表示,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商业银行传导到经济运行当中。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称:“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控制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如果需要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就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通过商业银行能够贷出的资金,增加社会上流动的资金和资本。对于企业等贷款人来说,贷款就会相对更容易。”

  专家同时表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时并非立竿见影,效果也需要时间才能传导到经济运行当中,而且不同行业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