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3:02:41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上海11月4日电(杨海燕 李秋莹) “每座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城市矿产’,废旧机电设备、通讯工具、家电、电子产品……报废的塑料是城市油田,报废的废纸是城市森林,废弃资源需实现再生可循环利用。”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2日在第二期“碳讲堂”圆桌论坛环节说道,实现“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分步实施,包括政策、技术、商业模式,是一个渐进式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
如何从循环不经济到循环经济构建一个新的体系?在杜欢政看来,“‘城市矿产’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产废量,还可以减少原生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杜欢政提到,“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可以解决中国每年排放100亿吨,初步测算,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可以解决25亿吨碳排放。构建一个既循环又经济的体系变得十分关键。
具体而言,绿色发展是一种和谐性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决策。“绿色发展实现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决条件,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高产出、低污染、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缘何形成体系化?杜欢政向大家阐述了“绿色”的物质流构建。
11月2日,第二期“碳讲堂”举行,本期主题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碳减排之路”。 中新网 记者 张亨伟摄“双碳”目标推动生态智慧城市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推动绿色发展,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实现路径看,也要坚持统筹协调,循序渐进,这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杜欢政说。
“上海也产出了大量的废弃物,从物质流的角度来看,把废弃物这部分资源如何利用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杜欢政说,这就是一个大的“城市矿产”概念,从而带来了资源循环利用这一产业,因此,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杜欢政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四十年完成了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那么新旧问题结合,推动循环经济如何获得新的突破?他从全球到个体的角度进一步诠释了这一问题,他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去年正好是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50周年,不论东方西方,都享有一个共同的价值,那就是保护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地球。
在“城市矿产”概念下,杜欢政提倡“要让来自大地的,回到大地;来自产品的,回到产品。世界上有多少新东西就有多少旧东西,新旧之间的物质流的构建,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来完成。”他认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都是解决“双碳”问题的金钥匙。
杜欢政指出,在“双碳”目标实施以后,原来经济不可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就可能在减弱,确保物质流向是合理的,价值是能增值的,环境是无害的,信息是透明的,按照这四个标准就得以把闭环体系构建起来。
做到既循环又经济,构建也相对容易。总体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日臻完善。(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