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0:34:30 来源: sp20241227
不想在家做饭怎么办?去离家不远的社区食堂打包几个热菜,或者索性就在食堂里吃顿家常菜正成为许多上海市民的日常选择。
食堂成为网红打卡点,在上海并不稀奇。推出系列解暑开胃的夏令新菜品;新鲜食材,现烧现做保留满满的“锅气”;对用餐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营养成分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当下的上海社区食堂越来越 “卷”,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光有菜品还不够,环境、服务都是评判标准,不少食堂甚至引入了营养师进行指导。
社区食堂渐成15分钟生活圈“标配”
“你看看我挑的菜,走油肉、鱼片炖蛋、时蔬,加起来还不到30元。这边烧得比较软糯,老人小孩的牙口都能吃。”午饭时分,家住上海市郊区——嘉定区菊园新区的张阿姨带着孙子,来到家附近的菊园新区“我嘉餐厅”社区长者食堂,菜品和价格都让她很满意。“明天这里有三鲜汤和烤肠,孩子说还要来。”张阿姨说。
在市区,社区食堂同样受到欢迎。今年4月,瑞金二路上几十年的老字号丰裕生煎挂上了瑞金二路街道社区长者食堂的招牌,新增了多款“爱心助老餐”,老人可凭卡享受8.5折优惠。
上海光明村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晨说:“大到点心、冷面,小到塑料袋、打包盒,都可以打折。”
目前,上海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一般由政府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这种模式下,政府免费提供服务场地、硬件设施等,并落实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价格优惠政策。此外,市区两级财政还会对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给予相关补贴。
截至2023年底,上海共建成社区长者食堂346家、老年助餐点超1500个,日均供餐能力近20万客。上海市民政局养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建设重点聚焦在社区长者食堂,年内计划新增30家。”
现点现做让人吃得放心
在AI食堂用餐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长宁区虹桥社区AI食堂吸引周边居民前来的除了可口的饭菜,还有独特的科技感。
食堂里的陈大厨因为有了机器人助手而轻松不少:“通过AI,我们实现了自动烹饪、自动结算。同时,整个食堂系统采取了适老化技术的应用,赋能早餐工程、白领餐、老年餐。”
在徐汇区田林社区的千鹤社区食堂,明档式厨房里一眼望去就能看到智能煎包机、炒菜机器人、自动煮饭机、自动蒸菜机等智能厨房设备,居民们能直接看到菜品的制作过程。现点现做的模式不仅让人眼见为实、吃得放心,也凸显了社区食堂的“烟火气”。
如何让更多人吃得健康又营养?来到被授予2023年上海市“健康食堂”称号的漕河泾社区食堂,记者发现这里每日供应的菜品种类繁多,涵盖普通餐、糖尿病餐和过敏体质餐等特殊需求餐食。每道菜品的营养成分都进行了详细标注,方便居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食堂严格遵循“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原则,并通过智能小屏清晰显示每道菜品的营养成分,帮助居民更好地规划健康饮食。
打好时间差服务更多群体
在非用餐时间里,位于长宁区安化路的华阳社区食堂利用这段“时间差”,加入“暖新巢加盟店”行列,为快递外卖小哥们再添一个避暑休息的空间。
有的社区食堂就在办公楼宇附近,能否同时服务好白领和居民?在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食堂错峰推出了两套特色菜系:10点半开始,端出来的是清淡软烂的菜,符合周边中老年居民的口味;12点左右,园区白领陆续下班了,社区食堂补充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菜品。“我们的菜,都是当天采购,当天炒制。而且中餐、晚餐不重样。” 店长强调道。
菊园新区“我嘉餐厅”还推出了“迎园夜市”服务,在现有菜品的基础上新增点菜项目。此外,餐厅还推出婚宴、生日宴、年夜饭等圆桌定制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用餐需求。(本报记者 裴龙翔)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