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这些“加减法”让制造业开放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16 18:58:54 来源: sp20241116

  11月1日起,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负面清单”正式施行。最新一版的负面清单,全面取消了我国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这也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在制造业领域的准入环节,外资和内资将完全享受同等待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随着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制造业还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时隔三年,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次迎来更新。与2021年版相比,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删除了制造业领域仅剩的2条限制措施。本次修订后,我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原来的正面清单管理,相当于我们对来华投资的一些企业,有全方位的各方面的审批,有很多制度上的障碍,难以让企业在短时间里面能够落户。我们把正面清单变成负面清单,这个改变本身就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因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最大区别就是法无禁止,都可以做。”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定出台了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与国际通行投资规则接轨的重要一步。十多年间,这份自贸区版的负面清单经过了7次瘦身,从最初的190条缩减至27条,制造业条目已率先于2021年“清零”。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这就是典型的国民待遇,对于外商企业来说,从决定要到中国来投资到在中国可以开工生产所用的时间很短。借助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逐步向非自贸区、向全国进行推广,整体上大大优化中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之一,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区域。

  在天津,一条丹麦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每分钟诞生约200支胰岛素注射笔产品,主要供应给中国市场。

  在黑龙江,平均1.5个小时,就能下线一台庞然大物,作为世界第二大农机生产企业,他们的产品覆盖玉米、小麦、大豆和牧草生产的全过程。

  在浙江,从德国、俄罗斯等各地运来的木材,经过干燥、加工、抛光、组装等多个工艺流程,被制作成享誉全球的雅马哈乐器。

  即使全球化正在遭遇着诸多不确定性,不少在华外资制造业企业,依然以稳定的节拍,在中国持续增资扩产,加码投入。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

  2024年1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108家,同比增长11.4%;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792.4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71.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7.3%、35.3%和29.2%。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 梁明:“今年,全球跨境投资出现了剧烈波动,很多国家利用外资规模出现了下降,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利用外资整体的规模依然处在历史高位,利用外资的质量在持续提升,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因为持续不断地吸收和利用外商投资,中国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依靠着日益完善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如今,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又是什么吸引着外资的持续投入?我们来到江苏太仓寻找答案。作为长江沿岸的一个县级市,这里吸引了超1600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其中德资企业超过500家,成为中国“德企之乡”和制造业高地。

  20世纪80年代,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之后,作为德国大众的供应商,德国弹簧业“百年老店”克恩·里伯斯于1993年,选择在临近上海的太仓落户,从而成为当地的第一家德国企业。

  此后的31年里,克恩·里伯斯在太仓先后11次增资,从最初仅6名员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7万平方米自建厂房、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的“弹簧王国”。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带动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组团来到太仓。他们与本地企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上下游供应链生态圈,一辆整车70%的零部件可以在太仓找到供应商。

  从来源地看,今年1到9月,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9.3%,在太仓,今年1到9月,全市新引进德资项目29个,德国企业利润再投资同比增长97.9%。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增资,源于这些企业对于中国发展的信心和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从汽车安全带弹簧到建筑锚栓,这些扎根太仓的德国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占据着较高市场份额,产品优质且利润丰厚,在德国被认定为“隐形冠军”。在全世界,德国企业以严格的质量控制、长期的战略眼光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而著称,过去31年间,这些特质也影响了太仓制造业生态。

  2005年出生的裘冬薛,目前就读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而她三年的实践课程都将在一家德国齿轮企业的学徒中心完成,三年毕业之后,经过中德相关机构的考试,她将同时获得中国大专文凭以及可以在欧盟通用的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从而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这种源自德国校企双管齐下,共同培养高级技工的职业教育体系被称作“双元制”教育。自2001年太仓在全国率先引入“双元制”教育以来,有效满足了德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截至目前,“双元制”职业教育已累计为太仓培养一万多名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不但大力助推了太仓本地制造业水平的提高,更成为太仓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之前我们很多地方政府在利用外资的时候,拼政策、拼要素成本、拼优惠,在现在这个整体的形势之下,我们要扩大利用外资,必须让外资企业认识到在中国投资的好处。”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外资招商困难并不小,新形势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今年9月27日,太仓德国法兰克福代表处挂牌成立。至此,太仓完成了在德国7个主要城市的驻点,将招商专员直接派到了德国企业的“家门口”。这是“德企之乡”的一次主动出击。

  在太仓高新区对德招商事业部的会议室里,一场视频会议正在进行。视频另一头是正派驻在德国各地的招商团队。隔着时差,前方招商团队每天都要向国内同步最新进展。为了实现精准对接,招商团队还针对德国和太仓的产业特点,细分了工业母机、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多点出击。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通过投资代表处的前置,一方面可以加强跟当地的外资企业沟通,另一方面,前置减轻了外资企业的一些沟通和协调成本。真正的营商环境是让外资能够感受到温度、能够取得利润、能够挣钱,这是非常关键的,能够进一步降低外资企业的成本,解决他们的一些后顾之忧,这是下一步各地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点。”

  越开放越自信,越自信越开放。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将给更多行业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重点方向之一是增加服务业条目,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开放、创新的热土,就是投资兴业的沃土。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编辑:王琴】